P`[6IS#\S N-3w)23*: :Ff1Js(Z h\C 在日前一篇攝影館發文「荷花開了」中,Gimmy大問到
|=l;UqB hc>hNC:a 「我的相片常常就是會差了這些細節 ^ft_1 d[
有時很懷疑 是不是自己的眼睛有問題 PLg`\|
老是對不準 Kx*;!3-V$
PPDm*,T.
想向您請教 |?V6__9
除了准焦 :2 ?dl:l
感光元件的像素& 圖床 M^mS#<
!y
影響的佔比會有多大? 」 !s\-i6S> M <"&$qZ$R -[`,MZf 藉著回答Gimmy大問題,也試圖替自己釐清一些觀念
=
B*,S#r 因此做了些研究,希望透過相互間的討論能加速進步
jFw?Ky2 如果文中所述有誤,還請您不吝指正
;*wZgl 0Vh|UJ'&7 }_3<Q\j 感光元件 ED[PP2[/ Sq-mH=rs] 既然是討論感光元件(影像傳感器)
?b2"~A 這裡指的當然是數位相機而非底片機了
}OI;M^5L 65=i`!f oO$a4|&, 數位相機的成像是
q<r{ps 物體的反射光透過鏡頭聚焦在感光元件上
6T"[M 由感光元件將捕捉到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d
'4c?vC 電信號再被轉換成數位訊號被記錄並儲存下來
B2
Tp;
) pHni"iT E$4\Yc)(AL 成像清不清晰,鏡頭是第一個影響因素
_4owxYSDke 在準焦的狀況下鏡頭的分辨率就很重要了
G~8C7$0z 每支鏡頭的分辨率或說解像力通常會隨著光圈大小改變
~(-B%Az 通常鏡頭的最佳分辨率落在光圈F8~F11之間
Pf]6'?kQ 而好的鏡頭例如Nikkor的大三元自然比一般Kit鏡頭分辨率好
xV~`sqf 但這價格當然就不是那麼的親民了
+aEE(u6%E@ vxZvK0b620 DWHl,w;[z` 影響成像品質因素很多
/=lrdp!a 一步一步地練好攝影基本功減少不利的因素
3Q~ng2Wv% 倒也不用一昧追求以高價鏡頭換取好的成像品質
n_)d4d zl a)Qx43mOS I Vq9z 回到感光元件這話題
'2/48j X5 感光元件是由許許多多的光敏元件所組成
H;G*tje/M 一般以矩陣排列方式呈現,一個光敏元件就對應著一個像素
K)sO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我們提到所謂感光元件是2000萬像素時
opjrU$<]N 指的就是感光元件上有2000萬個光敏元件
p/cVQ !R[o6V5T cDxjD5E 了解後我們可以排列出一個三角關係
87>\wUJ E{_p&FF 感光元件的大小
jv5p_v4%O 光敏元件的數量
F,P,dc 光敏元件的大小
L 2Os\ .^l;3*X@ 如果感光元件的面積固定
[FAoC3 k-h 光敏元件(對應像素)越多,單一光敏元件就越小
+<"sC+2 oslrv7EK 如果光敏元件數量固定
hCc_+/j| 感光元件越大,單一光敏元件就越大,反之亦然
ka[
]pY zRD{"uqi 如果光敏元件體積大小固定
:?U1^!$$1 光敏元件數量越多,感光元件就越大
@PU%BKe
xQm!
光敏元件大對光的敏感性越強,畫質層次就越好
Tr(w~et 光敏元件數量多,細節就記錄的更多像片可以放的更大
j Bl I^ 光敏元件面積小,光電信號轉換時則容易產生雜訊導致躁點
zK}$W73W^ v
/G, Cc]t*;nU_ g.s~Ph- G 1. 感光元件面積比較圖(來自shutterstock網站)
]GJIrtS4
71@V|$Dy #QXB2x<* elJLTG zo7Hm]W` 以實際的相機舉例
L@ql)Lc); Nikon的旗艦機D5是2074萬像素,單機身標價台幣209,900元
UKZsq5Q Sony Xperia Z1 手機的相機也有2070萬像素
)<UNiC 我想應該沒有人會認為Z1所拍出來的相片
S$=])^ dur 畫質會和Nikon D5的相片一樣吧?
QAp
il 0V}%'Ec<e [L{q 究其原因不過是感光元件及光敏元件大小造成畫質的差異
B7fURL
Rqr Nikon D5的感光元件大小是36mmX24mm ( 5588 x 3712像素)
Qg%B<3 < 而Z1的感光元件大小約莫是6.17mmX4.55mm
Hb#8?{ 不同面積下,都要擠滿約莫2000萬個光敏元件
cIw)ScY 結論就是兩部相機的光敏元件大小不一樣
=Mc*~[D/ Nikon D5的光敏元件面積大於Z1的光敏元件
0%cbno@1V 於是較大的光敏元件對光敏感性越強,畫質更好
`CUTb*{` 這點特別是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下更明顯
-nV]%vJ$R} 所以Nikon D5的畫質完勝
wZ0$ylEX -Z-|49I/mN vc^qpOk 結論 @@# ^G8+l
=BMON{K
感光元件 2Vr F~+
大就是好,放著不動看著也開心 D+ 9xI }(hx$G^M }{n[_:[7 *=$Jv1"Q
+ GghZ".O W+cmn )8 Gimmy大使用的相機是Nikon D90
xeIt7b?# Nikon D90也是一台非常好的相機
,*+F*:o(m 它的感光元件大小是23.6mmX15.8mm(APS-C規格)
q#xoM1 這個感光元件是1230萬像素4288 X 2848
"S,,Bj L 您可看到它的感光元件只比D5小一些,而畫素卻是只有1230萬
l <Tkg9 如果不考慮代與代間的進步,單純以感光元件的面積除以畫素
Z0`Bn5 D90的光敏元件大小與D5比較並無天地之差 (0.0055mm VS 0.0064mm )
^{DXin 1O` dli?/U@hO :Z- =1b~ 雖然這樣比較或可能不太恰當,因為兩者的技術已相差好幾代了
N41)?
-7F 但即便是在2020年的現在,D90所拍出來的畫質仍舊是值得讚賞的
}Cvf[H1+ VA&_dU]* d!D#:l3; 但為什麼Gimmy大會不滿意D90的成像品質呢
yS0!#AG 直呼「我的相片常常就是會差了這些細節」
^{T]sv 那就讓我們繼續探究下去
}:])1!a T[`o$j6 fk<0~tE 檢視了Gimmy大最近在攝影館的發文「拿著D90到處晃 彰化篇」
,ZHIXylZ 以第3張相片為例
QgqR93Ic 2y>~<
S c/jU+,_g P6!c-\
wI'T Je, Eh^c4x `+CRUdr (oBvpFP33 2.
@
!=q.4b
Rp^kD ,* Q_$aiE H{x'I@+ j_H9l,V 3.
w<!F& kQB
6U Q~Fv`] ,6=j'j1#a )[C]1N=tK b(Zh$ 86 `aD~\O &xo_93 EXIF資訊 W4%I%&j h64
<F3} 記錄著拍攝時
ISO是800、光圈F13、快門速度1/1000秒
-y|>#`T/ 35mm焦距 54mm、拍攝模式:光圈先決、清晰度設置為強烈
zR_ " 以相片來看現場是戶外環境光線明亮,根據這些拍攝參數
93Kd7x-3 我想應該是找到了部分影響畫質及細節的因素
<U%4$83$ dY5 m) ? uZL,+Ce| 首先ISO設置在800,這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實在是太高了
J: vq)G\F ISO越高感光度越強,吸收光的能力也就越強
(u-K^xC 但缺點是成像品質下降,應該使用較低的ISO
5 Tag-+ 可能Gimmy大沒注意誤設了或是上次使用後忘記調回來了
P(a!I{A( ,bzE
`6 84j6.\, 其次高ISO的設置配上光圈先決模式
s
;Q0
導致快門速度被拉高到1/1000秒
++w7jVi9 攝影的愛好者應當聽過縮光圈增加銳利度的說法
A=JPmsj. 這句話背後的涵義是在說在ISO固定下
lD)ZMaaS3 利用縮光圈增加曝光的時間(快門速度變慢)
> r1cW7 <tXk\cOg w<#/ngI2 依據EXIF所提供的資訊,光圈是設在F13已經夠小了
?41bZ$j 曝光時間本應加長但因ISO設置在800導致快門速度需要更快
|J-Osi 卻恰恰抵銷所想要有的效果,進而導致畫質細節變差
$REz{xgA= i/E"E7 R&KFF'% 建議 |(u6xPs;P
O?L6Ues
ISO回歸到100或200,光圈降一點回到F11或F8 He vZ}.
快門時間則由相機計算並施以曝光補償,只要注意安全快門速度 8JYU1Ew
例如本張相片使用焦距為54mm則快門速度至少應快於1/60秒
Tsg;i;
以避免手震,如此應可獲得D90該有的畫質及細節 T&+*dyNxMK +txFdc UR?biq tAF#kBa\y_ _zt)c! _^w&k{T 像素(Pixel)與解析度(DPI) o5LyBUJ Nk?eVJ) N!!=9'fGF cZC%W!pT 4.
2>TOCBB"
znnnqR0us yAD-sy +/ |`eHUtjH o]/*YaB2> 在觀看EXIF資訊時
IJ\4S 不知您有無看到另一項影像資訊
`&ufdn\j 影像尺寸800 x531,寬度 800個像素,高度531個像素
NH9"89]E 以及水平解析度及垂直解析度均是300 dpi
" b3-'/& qQjd@J}^ '^B[Krs'Z` 這是甚麼意思呢?
StLFq6BO $-Iui0h n=Ze p{^ 在文章一開始我說明了感光元件的尺寸以及像素
_Ns/#Xe/ 其中Nikon D90的感光元件大小是23.6mm x 15.8mm
F3nYMf 這個感光元件具備的1230萬像素
(%~^Kmfb0 是以 寬4288個 x 高2848 個排列
Gk:tT1 f|f)Kys%5 |ht:_l
8 另一層意思是D90所拍出來最大的照片
{$qE>ic 它的尺寸是寬度4288個像素 x 高度2848 個像素
>|zMN$: 這裡有關
數位像片尺寸的表達
#mKF)W 不再是我們一般以長度單位英吋或公分來表達了
.w,$ TezGP 而是以幾個像素表達
w3Lr~_j @*e5(@R W_.WMbT 舉例而言
%9v l rj}O2~W~4 當您的螢幕解析度設置為FullHD (1920 x 1080) 時
y'L7o
V?L9 如果您打開一張1920x 1080 像素的數位照片檔案
E<RPMd @a 相片會剛好會充滿整個螢幕
^+p7\D/E( M
h"X9-Ot \!LIqqX 如果您打開D90的最大相片4288 x 2848 像素
aAKwC01? 雖然您可以看到整張圖但那是看圖軟體已先縮小的圖
B SH2Kq 您可以檢查到縮小比例,然後您可以將比例調到100%大小
6 &Lr/J76 則您只會看到的相片的局部,但局部畫面也是清晰的
ibH!bS{ 因為相片的像素是大於螢幕的像素了
^?J3nf{ n
f.H0i; )DB\du 反之如果圖的尺寸(像素)小於螢幕時
"w&IO}j;= 裡如於Full HD螢幕打開一張 800 X 600的圖時
H #Hhi<2 則整張圖會以100%的比例呈現在螢幕上
\uPyvA= 如果將圖放大200%,300%, 400%甚至高
%(&$CmS@ 則畫面已經慘不忍睹了
j%+>y;). =xw+cs1,x ] M`%@ps 之前在流金論壇裡大部分的館要放圖都有規定
qP{Fwn 避免圖檔尺寸過大(例如D90原圖4288 x 2848 像素)
7+9o<j@@o 要求縮圖後再放上來,圖的大小則建議在800x600或640*480
bT7+$^NHf 這是因為配合螢幕解析度以及網路流量的關係
H2lQ(Y+H )Cu2xRr^` y%Rq6P=4Q 此外EXIF裡也揭露著這張圖水平解析度及垂直解析度
hsB3zqotF 均是300 dpi(300 dpi是每英吋300個點), 這又有甚麼關係呢?
y0f:N
U 答案是如果沒有要將數位照片列印出來
7F2 WmMS 這項設定的高低和我們在數位設備上觀看相片
fn#qcZv? 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CY~ S{w 1-V"uLy@gC Vx z` 但如果要將數位影像列印成實體照片則關係重大
JR_%v=n~x 以D90的最大像數而言4288 x 2848 在300dpi 的解析度下
%@9c'6 以一個像素對應列印時的一個點
v}LI-~M>U 4288/300=14.293英吋 = 36.31公分
s<>d&W 0= 2848/300=9.493 英吋 = 24.11公分
po\(O8#5U 我們可以列印出大約寬36x高24公分的照片
`=V p 0tPI EDT9O 7Q^p|;~a 如果把解析度改成72dpi則
D%}rQ,* 4288/72=59.56英吋=151.27公分
j*\oK@ 2848/72=39.56英寸=100.47公分
=kTHfdin& 我們可以列印出大約寬150x高100公分的照片
v-Tkp
Yn 但這張照片大概只能遠觀而不能近看了
H-rxn
一般而言印刷品的解析度大約是300dpi
NX4G;+6 而螢幕的解析度大約是72dpi
''dS{nQs mW2 D"-s !
\VzX 綜合以上對感光元件及像素的說明
\sz*M
B 一張圖像由較大面積的感光元件以較多的像素記錄
&V|kv"Wwj 會比以較小面積的感光元件及以較少的像素記錄
w_h{6Kc< 畫質會來得更精緻細膩
d.|*sZ&3p LLc^SP j oN2#Jh%dH 而且目前相機的儲存卡價格已非常便宜
)S
ZzA' 一張64G的高速SD卡不過是5~600元
nll=Vd
[ 拍照時應該不要再以較少像素或較低畫質的檔案格式儲存
GKc? 例如 精細、標準、基本等儲存格式就應該
選擇精細才對 <?nz>vz 例如影像大小有L、M、S像素尺寸則應該
選L才對 !(Ymc_s X1HEeJ| :.9Y 向Gimmy大要了一張未縮圖的原圖
U&i#cF 卻意外發現這張相片的像素只有2144 x 1424 像素
{]bmecz 以D90感光元件的最大像素4288 x 2848 而言
Lk)I;; 如果在儲存時選擇較差的影像品質及較小的尺寸儲存
tD*
k
那就浪費了這塊APS-C尺寸的感光元件了
!2kM 難怪Gimmy大在事後會對其畫質感到不滿意
Mw3$QRM 而且也無法回復
E{0e5. { 5vFM0 $l2`@ia" 建議 $PG(>1e
\ZM5J
影像品質選擇精細,影像尺寸選擇L,再依圖像使用用途適度縮圖 A9lw^. %~I&T".iC yAAV,?:o[ mqHcD8X !Q WNHL =+LIGHIt 數位圖像的銳化 _dELVs7OL Iprt
ZqiL _TLspqi 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排列光敏元件的方式就像一個陣列
AyWdJ<OU 這樣容易導致摩爾紋(一種高頻干擾現象)
_aYhW{wW 因此會在感光元件前加上一片低通濾鏡以減少摩爾紋的產生
7]} I 這濾鏡會降低原始清晰度,所以對數位圖像進行適當的銳化
uH?dy55Y 我個人認為是必要的, 而且當圖像縮小後更是必要
|sI@m@ No"i6R+
@0]w!q 但我也認為不要在相機上進行或選擇調整所謂的清晰度程度
X- tw) 相機對不同性質相片進行相同程度的調整,我覺得有點冒險
veuX/>! 特別是在沒有儲存RAW檔時只儲存直出的JPG檔時
-RJ~Sky[ 如果像機處理太過造成白邊,根本沒有補救的機會或不好處理
(/At+MF3E 至於銳化的軟體及方法,有空再以專文討論一下吧
XD?Lu
_. 9N `WT= {+zG.1o^ 建議 _CPj]m{
cRH(@b
Xr
不論有無後製調整,都要在縮圖後對圖像進行適當銳化 d5NE:%K
因為縮圖本身就會降低清晰度。 )w~1VcnJEp &@,lF{KTL X~UL$S; '<3h8\" 7. 沒有銳化
O
&MH5^I
;O1jf4y Mk~U/oq 9%
C]s T ay226 8. 有銳化
e/cHH34
rrR"2WuGO -.r"|\1X yUWc8]9\W 3$xpZm60 TE;f*! u(FOSmNkN 圖床對畫質的影響 !zt>& t i6P}MtC1 有些圖床會壓縮上傳的圖像
r&Nh>6<&/ 這樣做可以降低檔案大小但也影響了畫質
\?oT.z5VG& 因此該儘量選擇不會主動壓縮檔案的圖床
z Ohv>a 避免外連圖片時圖像畫質不佳
w+"E{#N 至於哪個圖床有這種問題我並不清楚
*Lxt{z`9 '%4fQ%ID} sVr|kvn2 而流金對於文章外連的圖像顯示
+_ /ys! 系統本身設有尺寸限制,寬度應該是設在700像素
L){V(*K ' 不論您上傳的圖原始尺寸是多少,在閱覽時一律以700像素顯示
a_bZT4 綜合圖床因素以及論壇設限,或多或少影響了圖像顯示時的精緻程度
$3B%4#s OwEV$Q GZWqPM4S\ 在此利用一張在2010年以D90所拍攝的照片
Zo-,TKgY' 測試看看不同圖床顯示的狀況
n-2!<`UFX tH&e
KM4G Photobucket 圖床
f,i2U|1pbj
1X2|jj FAL#p$y} ZB|s/ h<)ceD<, Postimage 圖床
C+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