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13閱讀
  • 64回復

富士康:代工模式的窮途末路?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c.h
 

發帖
377
流金幣
51456
歲月值
25899
貢獻值
5
發文數
315
超激值
251
回應好評度
29
發文好評度
2573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0樓  發表于: 2010-04-25
— 本帖被 中和小吳 從 流金歲月萬象館 移動到本區(2010-09-18) —
(一)富士康:代工模式的窮途末路?
接連發生的員工非正常死亡事件,讓曾被美國《商業週刊》譽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再次置身於“血汗工廠”的風暴中心。郭台銘的富士康帝國建基於代工的商業模式之上,而欲求解富士康頻發員工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背後根源,同樣需要落腳在富士康的代工模式上。
追逐廉價勞動力遷徙的“候鳥”
2010年4月16日,富士康國際(02038.HK)發佈2009年財報,收入為72.41億美元,同比下滑22%,實現淨利潤3962萬美元,同比大幅下滑68%。然而值得玩味的是,財報還顯示:截至2009年底,公司員工數量達到11.87萬名,相比2008年增加了9.7%,但員工成本總額支出卻同比減少28%,人均成本更是同比減少了34%。
對於“代工之王”富士康來說,降低人力成本是確保其利潤最重要的手段。因此,自從富士康進入內地以來,便一直是只追逐廉價勞動力而遷徙的“候鳥”。
從最早進入的以深圳為主基地的珠三角,再到以昆山為核心節點的長三角,接著順勢向北延伸到煙臺、秦皇島等環渤海灣,乃至東北老工業區瀋陽等地。近幾年又從沿海轉向了以武漢、山西、重慶為代表的廣大中西部地區。
富士康的不斷擴散遷徙,與其說是企業策略,倒不如說是一種宿命。相比之下,富士康最痛恨的“仇敵”比亞迪,無論是電子業務還是汽車業務,其核心製造基地從未離開過深圳。國內的另一大代工巨頭格蘭仕,也是牢牢地植根於廣東順德和中山兩大基地。
這種差異的背後,是他們商業模式的變化。
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最早靠跟富士康搶奪電子產品代工而市場不斷壯大。而後,王傳福又在汽車領域找到了突破口,依靠F3的瘋狂銷售和在電動車領域的巧妙造勢,比亞迪在國際國內市場上都打響了品牌。以微波爐代工聞名的格蘭仕,也開始在空調、小家電、冰箱、洗衣機等領域全面拓展,邁出了向綜合性白色家電集團轉型的步伐。
在代工的基礎上大力轉型,比亞迪和格蘭仕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身價值鏈的拓展和延伸:終端消費品牌初步建立、銷售管道體系初具規模。相比之下,只有單一代工模式的富士康,因為只佔有價值鏈上的製造環節,其利潤嚴重依賴於低成本,逐“低”遷徙也就不可避免。
下雨的時候去修房頂會發生什麼?
看看金融危機下珠三角和浙江地區眾多出口加工企業紛紛出走甚至是倒閉的情形,即使是把代工做到了極致的富士康也不能不有所觸動。郭台銘意識到,富士康必須從單一的代工模式中走出來。用郭台銘自己的話說,在經歷上一個黃金十年的繁榮之後,下一個十年將是依賴於內地內需市場以及科技轉型的十年。
郭台銘為富士康謀劃的轉型業務規劃了眾多的方向,就目前來看,最為成型的還是在中國內地做3C管道的計畫。2009年9月,郭台銘宣佈了一個代號為“萬馬奔騰”的龐大計畫,準備在未來三年,斥資100億元新臺幣(約合21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內地開設10000家3C連鎖店。隨後不久,一個名為“飛虎樂購”的B2C網站也在富士康內部悄然上線,“時機成熟就會向外部開放”。
儘管很多人不看好一直做“工”的富士康轉型去從“商”,但郭台銘試圖借助內地內需市場拓展價值鏈,打破單一代工模式、建立面向市場終端的品牌和銷售體系,進而與其製造優勢相結合的轉型思路卻一覽無遺。
郭台銘非常看好的馬雲曾經說過:“企業要在最好的時期轉型,千萬不能在下雨的時候去修房頂!”現在看來,富士康本已錯過了轉型的最好時機,近期接連發生的員工非正常死亡事件,更是在最關鍵的人才本土化問題上敲響了警鐘。但願富士康能夠就此警醒。

(二)解剖富士康“跳樓門”:一隻患病的麻雀

在臺灣,人們更習慣稱富士康為鴻海。

很多人說,那個名字才能代表郭台銘——“鴻”在天,“海”在地,他曾立志要開一家做天地間生意的公司。

郭台銘沒說大話,世界500強的名號足配得上頂天立地四字,但是我很想知道,在他設定公司願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天與地中間的那個字——人。

今年以來,深圳廠區已先後有6名員工跳樓求死,年紀最長者不過23歲。

1974年“鴻海”誕生的時候,郭台銘恰好23歲。

同樣年輕,卻命運迥異,怎能不讓人唏噓。

更讓人唏噓的是警方的調查結果:富士康的6起員工跳樓事件除一起原因待查外,另外5起均為個人或家庭原因所致,死亡的員工屬於“非工傷性死亡”。

通俗一點解釋,就是員工跳樓與富士康無關,只不過跳的時候湊巧選了富士康的樓。

我對調查結果並無異議,也充分讚賞富士康方面懸賞50萬元追尋“能證明死亡員工非猝死線索”的公開態度,可惜,無人領賞。死者之一馬向前的父親依舊每天盯著“沒有犯罪事實,不予立案”的決定書徒歎奈何。

我對資方態度並無異議,也充分理解富士康媒體辦主任劉坤“深圳廠區40萬人,管理難度很大”的肺腑之言。

相對於死因之疑,我更關注生者的現狀。

要知道,“想死”與“去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常言說得好,“連死都不怕,還怕活著”,所以,能“想死”者很多,敢“去死”者很少。逆向推導,在如此密集的時間段內,竟跳樓者頻出,那麼,那個想跳而不跳的隱性群體的日益膨脹,恐怕才是富士康務須誠惶誠恐的員工生態問題之癥結所在。

仔細閱讀關於“跳樓門”的調查性報導,不難發現富士康大量員工心理狀態堪憂——

  “富士康的員工其實在內心都有一種不平衡,那就是我們生產的是全世界最好的產品,但是卻拿著差不多最低的待遇。”(《21世紀經濟報導》4月12日)

  “在富士康的基本工資是每個月900元,還要扣除72元的社保,如果不加班,每個月的工資都不夠花。”(《南方日報》4月14日)

  “在富士康一不留神就可能斷手,2009年就發生了多次工傷事故”。(《21世紀經濟報導》4月12日)

仔細思量,若捂住富士康三字不看,三份感歎,放在類似的代工企業,抑或更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幾乎皆可成立。

對一個40萬人的企業來說,自上而下的嚴格管理制度本無可厚非,真正需要反思的恰恰是自下而上的權利訴求能否得到起碼的尊重。

記得國內媒體曾援引外媒消息:富士康墨西哥工廠的工人,由於不滿強迫無償加班曾放火將倉庫燒為廢墟。

對富士康而言,外有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之憂,內有產業升級、勞動力成本上升之患;前有郭台銘年增長三成的“軍令如山”,後有比亞迪的王傳福不斷蠶食市場份額的“窮追猛打”;四面楚歌之下,面對弱勢的勞工,管理投入的缺位似乎順理成章。

若再次隱去富士康三字,這份外憂內患依舊可以套用到幾乎任何一個勞動密集型企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只小麻雀身上的毒瘤,恐怕亦是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頑疾。
歲月值條評分
快槍阿華 回應好評度 +3 - 04-22
快槍阿華 歲月值 +3 - 04-22
山有多高  水就有多長
發帖
5555
流金幣
2967
歲月值
8658
貢獻值
0
發文數
1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128
發文好評度
10
只看該作者 1樓  發表于: 2010-04-25
很可憐的是,台灣多少公司是這樣的模式繼續著?!

看看apple,創造多少商機,
獲利率幾乎是天文數字,台灣不轉型,就只能繼續替別人代工、賺$了。
靈芝的好壞決定於多醣體;
男人的好壞決定於海綿體。
發帖
1486
流金幣
774
歲月值
3059
貢獻值
0
發文數
2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130
發文好評度
18
只看該作者 2樓  發表于: 2010-04-25
其實勞力密集型的產業待遇應該也可以很好

但是問題這樣一來產品成本就會提高

消費者就不會買單

這樣的問題恐怕是無解

發帖
5982
流金幣
4797
歲月值
15474
貢獻值
5
發文數
43
超激值
6
回應好評度
507
發文好評度
270
只看該作者 3樓  發表于: 2010-04-25
台灣沒有內需市場的支撐
而台積電的代工模式又太成功
才導致了台灣代工產業的繁榮
台灣現在要作品牌
只能用錢來取代時間了
我是boy
救國路上小暈船是正常的
但沉船後能不能浮起來
就看個人功力了
發帖
962
流金幣
11593
歲月值
3848
貢獻值
0
發文數
36
超激值
9
回應好評度
92
發文好評度
126
只看該作者 4樓  發表于: 2010-04-25
富士康數十萬名員工
近幾年自殺的不超過十人
這樣比例算高嗎
來自農村的民工對集體勞動的工活環境
適應不良的人數肯定是不少的
富士康招工時人山人海
對應一些小廠門可羅雀
福利的好壞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所以對富士康的攻擊訊息
我覺得還是看看就好
歲月值條評分
發帖
2517
流金幣
100
歲月值
7734
貢獻值
6
發文數
0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35
發文好評度
40
只看該作者 5樓  發表于: 2010-04-25
台灣的商人追求的是快速獲利 能在市場上活得下來最重要
所以做品牌成功失敗太難掌握故倒不如依靠國際大廠
漫漫長夜唯有流金陪伴著我渡過

發帖
4998
流金幣
578
歲月值
12340
貢獻值
0
發文數
42
超激值
16
回應好評度
431
發文好評度
332
只看該作者 6樓  發表于: 2010-04-25
代工當然沒有別人研發賺得多,
但比上不足比下已有餘了,
台灣這幾年靠電子產業代工,
賺進不少鈔票,連大陸都想來分杯羹了呢。
發帖
184
流金幣
140
歲月值
344
貢獻值
0
發文數
0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1
發文好評度
0
只看該作者 7樓  發表于: 2010-04-25

富士康要跳脫代工是很難的,
因為裡面一堆主管的觀念沒法跳脫出來

發帖
2123
流金幣
411
歲月值
3926
貢獻值
0
發文數
0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55
發文好評度
10
只看該作者 8樓  發表于: 2010-04-25
代工模式並不全是不好。  主要是同業的競爭殺價·
最後利潤都沒有。
發帖
2060
流金幣
12910
歲月值
3068
貢獻值
0
發文數
9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18
發文好評度
14
只看該作者 9樓  發表于: 2010-04-25
勞工是幫企業賺錢的
所以企業應該要好好照顧勞工ㄚ
發帖
832
流金幣
8744
歲月值
972
貢獻值
0
發文數
0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15
發文好評度
0
只看該作者 10樓  發表于: 2010-04-25
這應該是台灣代工產業的宿命吧

發帖
10463
流金幣
108649
歲月值
49638
貢獻值
5
發文數
374
超激值
165
回應好評度
3903
發文好評度
4515
只看該作者 11樓  發表于: 2010-04-25
引用第0樓c.h于2010-04-25 08:51發表的 富士康:代工模式的窮途末路? :
截至2009年底,公司員工數量達到11.87萬名,相比2008年增加了9.7%,但員工成本總額支出卻同比減少28%,人均成本更是同比減少了34%。
.......



      這表示他們企業向內地發展,的確是能做為
  人力成本的有效控製方法。

          其它經濟規模較小的對手,這樣玩是不能省多少
            成本的。

          加上其它省分的招商補貼,這有許多,是我們在
      檯面上看不到的。
發帖
690
流金幣
239
歲月值
1080
貢獻值
0
發文數
0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8
發文好評度
0
只看該作者 12樓  發表于: 2010-04-25
這篇報導有些用詞,我是覺得以偏概全
很多地方的工安事件,是被強力掩蓋下來的
不像富士康,老是被拿著放大鏡檢驗
發帖
*
流金幣
*
歲月值
*
貢獻值
*
發文數
3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7
發文好評度
2
只看該作者 13樓  發表于: 2010-04-25
這算是根深蒂固的問題吧 應該是不可能解決的了
發帖
291
流金幣
4835
歲月值
545
貢獻值
0
發文數
0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7
發文好評度
0
只看該作者 14樓  發表于: 2010-04-25
品牌也不是這麼好作的~
一說到品牌~就代表你要跟全世界競爭~
那要花行銷的錢 有多少~
比別人晚起步~那要花的心血更多
發帖
2831
流金幣
37654
歲月值
10514
貢獻值
4
發文數
42
超激值
100
回應好評度
679
發文好評度
503
只看該作者 15樓  發表于: 2010-04-25
上個月到內地洽公..
剛好跟一些電子業的先進一起
總覺得大家對"鴻海"一致的反感...
不知道...是不是"樹大招風"
就惹人厭??
發帖
1518
流金幣
70
歲月值
3299
貢獻值
0
發文數
11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60
發文好評度
19
只看該作者 16樓  發表于: 2010-04-25
代工的悲哀,說穿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中國號稱世界的工廠,他就是走這條路。且外資進去大陸還有優惠,且真的降低失業了,不然現在大陸一線城市哪有這樣的繁榮景象?有利就有弊。 幾十萬人就這六個人自殺,只能說他們無法適應現在競爭大的社會跟環境。物競天擇,只是他選擇自殺罷了。
歲月值條評分
發帖
963
流金幣
51
歲月值
1752
貢獻值
0
發文數
1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14
發文好評度
2
只看該作者 17樓  發表于: 2010-04-25
一開始做代工可以使大量的人都可以得到工作
相比印度的IT工程師      一個是低薪就業機會多  一個是高薪就業門檻高
我想一開始做代工這是好的可以照顧到比較多的人
大陸的優勢是當他以代工提升人民的所得後
又可以順勢發展品牌
台灣市場不夠大當代工要轉型品牌時
一開始就要跟世界交鋒  門檻極高
我想這也是台灣品牌不多的原因
歲月值條評分
發帖
2147
流金幣
69
歲月值
3458
貢獻值
0
發文數
1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58
發文好評度
0
只看該作者 18樓  發表于: 2010-04-25
早年台灣靠機械加工技術與代工找到生意
因為當時有美援的關係得到訂單,今天資訊普及
代工技術取的容易,很多東南亞國家與中國都是競爭者
這是趨勢,如果在地企業不能轉型得到利基一定得關門
這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從鴻海與比亞迪的競爭,大家應該可以看到未來的發展...
發帖
2202
流金幣
20964
歲月值
2709
貢獻值
0
發文數
7
超激值
0
回應好評度
39
發文好評度
15
只看該作者 19樓  發表于: 2010-04-25
He will find a way out from his biz model sooner or later...
He knows the future of his biz is doomed.
gigu